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服務“一帶一路” 助力絲綢檔案走向世界 |
瀏覽量:2678次 發布日期:2018/6/25 11:05:42 |
為進一步提升蘇州絲綢檔案的國際影響力,日前,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派遣了代表團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評審機構、中國駐法國巴黎大使館、瑞士蘇黎世檔案館、法國亞眠的索姆檔案館等進行了交流,考察了瑞士、法國兩國的檔案工作,并就日后進行絲綢檔案展覽合作達成了初步共識。 適逢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性機遇,為擴大蘇州“絲綢之府”的影響,在國家檔案局、江蘇省檔案局關心支持下,幾年來,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借力借勢、想方設法推動“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的申遺之路,使其于2015年5月成功申報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于2016年5月成功申報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于2017年10月成功申報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在此期間,蘇州檔案部門積極承辦多個國際檔案會議、舉辦海外展覽、拍攝宣傳片、編印絲綢畫冊等,為申報工作爭取外部支持、營造濃厚氛圍?!敖F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的申遺成功,是檔案部門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絲綢產業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成果,填補了蘇州在《世界記憶名錄》中的空白,為蘇州保護悠久歷史文化、打造世界遺產城市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過考察,筆者對瑞士和法國檔案部門開展服務的精準化和人性化感觸頗深。以蘇黎世檔案館為例,經過專業鑒定,該館僅接收政府部門移交檔案的10%,其余90%文件均被銷毀。檔案館理應是出具最權威檔案鑒定結果的單位,去蕪存菁既保證了檔案館館藏的精品化,也為提升配套管理水平,如整理編目、日常管理、人員配備等,以及提高開展數字化、后續開發等工作的投入率做了先期保障。在蘇黎世檔案館,筆者看到約1000年以前的檔案均得到妥善保存,特別是古老的圖紙被裝在特定尺寸的透明保護袋中,再攤平裝入底圖柜,還有橫跨數百年的各領域的檔案,在當地檔案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避免雜而不精進行精準化管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方面。瑞士和法國檔案館開展人性化的公共服務主要體現在,檔案館是讓人們可以輕松地觸摸家鄉歷史的場所。如,法國亞眠的索姆檔案館所在建筑是二戰遺存中最古老的、類似亭子的小型建筑,一個展示本地歷史文檔的閱覽廳和一個公共活動室通過玻璃墻隔開,據該館負責人介紹,為了加強檔案文獻與公眾的情感聯系,這里經常會舉辦讀書會等活動。此外,閱檔室雖然裝修簡單,但設計感強且溫馨舒適,各種細節均體現出檔案館實實在在重視閱檔者的體驗。在人員配備和機構設置上,以蘇黎世檔案館為例,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一共約40人,根據接收、整理、修復、數字化、公共服務等分為6個部門,以上經驗對正在建設的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來說,都值得學習借鑒。 通過考察學習,我們也進一步明確了努力方向。一是創新推動“檔企合作”,助力絲綢產業振興。目前,“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的保管單位——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已同18家企業共同建立傳統絲綢樣本檔案傳承與恢復基地,由檔案部門提供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性絲綢產品樣本和技術資料,企業提供科研人力和生產設備,雙方合作進行技藝傳承、研發新品,并為這一傳承創新過程建檔,使珍貴文獻保護和開發突破“束之高閣”或“小眾研究”的局限,探索推動產業發展的新路子。蘇州檔案部門與合作企業研發的絲綢新面料先后被北京APEC會議各國領導人“新中裝”、世乒賽頒獎禮服、天安門閱兵式城樓座椅“福袋”等采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一舉措也受到了來蘇考察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的高度肯定,他表示,在世界范圍來看,這種賦予古老文獻以新生命的做法十分值得思考和推廣。 二是加快推動“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成功申遺的后續工作。申遺成功后,江蘇省、蘇州市領導相繼作了批示,省委常委、秘書長樊金龍指出“希望更好發揮‘古為今用’作用”,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指出“希望在深入挖掘絲綢檔案文獻遺產、抓緊建好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等重要工作中再接再厲,為蘇州保護歷史文化和打造世界遺產城市貢獻力量”。2018年,我們將按照上級檔案部門部署,積極承辦“一帶一路”檔案展及學術研討會,立足本地特色,推進世界記憶項目蘇州學術中心工作,并加大檔案文獻遺產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力度,完善相關制度辦法,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同時在爭取國家和省重大社科項目、市政府立項項目等重大研究項目,以及加強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建成后職能、機構、人員配備等方面作出努力,奮力彰顯“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在新時代的文化和經濟價值,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18年6月14日 總第3232期 第三版
|
上一個:加強企業檔案管理,促進企業發展 | 下一個:紙質檔案搶救與修復規范標準解讀 |